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欧美吧,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村妇,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移動端

您所在的位置:食品機械設備網>技術首頁>技術交流

歡迎聯系我

有什么可以幫您? 在線咨詢

恒溫恒濕箱通訊接口R232與RS485區別

來源:上海上器集團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20日 10:09   12

                    恒溫恒濕箱通訊接口R232與RS485區別
很多客戶在購買我司環境試驗設備:恒溫恒濕箱,冷熱沖擊箱時常常考慮到設備連接電腦的問題,目前我司所有設備均可通過外接通訊接口實現電腦連接進而打印出數據及顯示曲線!
    RS232接口是1970年由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聯合貝爾系統、 調制解調器廠家及計算機終端生產廠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訊的標準。它的全名是“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通訊設備(DCE)之間 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接口技術標準"該標準規定采用一個25個腳的 DB25連接器,對連接器的每個引腳的信號內容加以規定,還對各種信號的電平加以規定。DB25的串口一般只用到的管腳只有2(RXD)、3(TXD)、7(GND)這三個,隨著設備的不斷改進,現在DB25針很少看到了,代替他的是DB9的接口,DB9所用到的管腳比DB25有所變化,是2(RXD)、3(TXD)、5(GND)這三個。因此現在都把RS232接口叫做DB9。 
元器件常識:市場上把公頭的接插件叫做DRXX,母頭的叫DBXX,比如我們電腦上的串口,在市場上叫做DR9,不是DB9,很多人都誤叫做DB9,實際上的DB9是兩個把兩個DR9互相連接在一起的接口。 
在文章中,我把所有的串口設備接口都統一叫做RS232接口。
RS-485接口
由于RS232接口標準出現較早,難免有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四點: 
(1) 接口的信號電平值較高,易損壞接口電路的芯片,又因為與TTL 電平不兼容故需使用電平轉換電路方能與TTL電路連接。 
(2) 傳輸速率較低,在異步傳輸時,波特率為20Kbps;因此在“南方的老樹51CPLD開發板"中,綜合程序波特率只能采用19200,也是這個原因。 
(3) 接口使用一根信號線和一根信號返回線而構成共地的傳輸形式,  
這種共地傳輸容易產生共模干擾,所以抗噪聲干擾性弱。 
(4) 傳輸距離有限,zui大傳輸距離標準值為50英尺,實際上也只能用在50米左右。 
針對RS232接口的不足,于是就不斷出現了一些新的接口標準,RS-485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點: 
1. RS-485的電氣特性:邏輯“1"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 V表示;邏輯“0"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V表示。接口信號電平比RS-232降低了,就不易損壞接口電路的芯片, 且該電平與TTL電平兼容,可方便與TTL 電路連接。 
2. RS-485的數據zui高傳輸速率為10Mbps 。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驅動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強,即抗噪聲干擾性好。 
4. RS-485接口的zui大傳輸距離標準值為4000英尺,實際上可達 3000米,另外RS-232接口在總線上只允許連接1個收發器, 即單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總線上是允許連接多達128個收發器。即具有多站能力,這樣用戶可以利用單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設備網絡。 
因為RS485接口組成的半雙工網絡,一般只需二根連線(我們一般叫AB線),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雙絞線傳輸。 
RS232/RS485轉換電路 
由于有的設備是232接口的,有的是485接口的,如果有一臺232接口的設備與一臺485接口的設備通信,那就需要一個轉換器,把232接口的設備的232信號轉換成485信號,然后再與  
485接口的設備通信,這個轉換器就是RS232/RS485轉換電路。如果是兩臺232接口的設備要進行遠距離的通信,那只要加上兩個RS232/RS485轉換電路就可以了。 
以上的RS232/RS485轉換電路上采用從計算機串口技術,市場上稱之為“無源RS232/RS485轉換電路",而“有源RS232/RS485轉換電路",電路原理圖與上圖差不多,只是電源部分改點而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freeeleccircuit.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freeeleccircuit.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