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嘉華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建設仿真植物肉專用拉絲蛋白系列產品生產線,并已穩定生產,可以為大豆蛋白在植物肉加工領域的應用提供產品與技術服務。近年來,植物肉、植物奶等植物基產品被許多消費者喜愛,這類食品是以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為主要手段,結合多項食品和生物技術研發而成的產品。
在嘉華控股之前,植物肉賽道早就有入局者。雀巢早前推出過植物肉品牌“嘉植肴”,并推出包括素紅燒獅子頭、素紅燒肉、素麻辣香鍋、素宮保雞丁等6款植物肉產品。在此之前,雀巢投入大量資金在天津建設植物基產品生產線以及配套的原料周轉倉和冷凍周轉倉。據了解,這也是雀巢亞洲首個“人造肉”工廠。許多巨頭都開發了植物肉產品。星巴克推出了人造肉千層面等多款人造肉產品,而肯德基也在國內部分門店售賣人造肉雞塊,就連茶飲品牌喜茶也推出了植物肉漢堡。
興起于國外的植物肉,一開始是以漢堡、雞塊等形式走進國人視野。近期,植益食客根據中國人飲食習慣推出了植物肉輕水餃——豬肉韭菜、豬肉大蔥、牛肉風味、羊肉風味四款口味。這款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很多輕食愛好者的青睞。
植物肉要想與真肉媲美,不僅要有“肉味”還要有“肉纖維”,植物肉加工的難點之一就是將植物蛋白拉伸成動物蛋白的形狀和結構。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植益食客引入了國際植物肉領域的先進技術,采用先進濕法擠壓技術,讓植物蛋白更有嚼勁、更具纖維感,真實還原肉感。植益食客是較早布局植物肉賽道的品牌,在2018年就建成7000平米的植物肉加工廠房,打造供應鏈,讓產品生產、銷售沒有后顧之憂。
為何植物肉市場頗受資本青睞?歸根結底是由于隨著消費升級,人們更加傾向于購買低脂、健康的食品。而植物肉與與傳統肉類相比,具有高蛋白、零膽固醇、低脂肪、高膳食纖維等優勢,讓消費者可以兼顧美味與健康。除此之外,業界認為植物基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比動物蛋白食品更加綠色環保。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植物肉食品行業還面臨著一些發展難題。首先,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的植物肉食品生產規模還相對較小,生產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其次,缺乏相關的行業標準,這容易使植物肉行業魚龍混雜,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其次,植物肉食品需要突破質構和風味上的技術難題,植物蛋白本身會帶有特定的味道,像大豆如果處理不當會帶有豆腥味,需要從技術上提高植物蛋白的風味品質,給消費者帶來美味享受。
雖然植物肉并不符合所有人的飲食習慣,也不能完全替代動物肉,但對有減脂需求、特定疾病的人來說,卻是不錯的選擇。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以及在加工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投入下,植物肉食品在中國市場的前景會越來越樂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