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就當下的食品領域而言,食品中的獸藥殘留問題仍顯嚴峻,并成為當下行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充分借力先進的食品檢測手段為食安保駕護航尤為重要,科技日新月異之下科研成果的創新進展也將帶來重要的技術支撐。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一團隊在食品中風險物質非靶向篩查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值得關注。
近年來,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我國多地在便捷高效的食品快檢儀器、食品檢測技術的助力下,多頻次、不定期的對豆制品、食用農產品、肉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糧食加工品等品類開展“你抽我檢”等一系列食品質量監管行動。就公布的檢驗結果來看,水產品、肉制品中檢出恩諾沙星、克倫特羅等獸藥殘留指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顯現出獸藥殘留問題依舊較為突出。
誠然,一方面或許是出于畜禽養殖戶本身缺乏科學養殖知識不規范使用農獸藥,另一方面無論是對于追求鮮活卻又難儲運的水產品,還是為了追求重量而在養殖環節“做文章”的豬牛羊肉制品,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往往會出現濫用獸藥的情況,從而導致食品中獸藥殘留超標。而一旦獸藥殘留長期在動物體內堆積并進入人體內,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即會危害人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因此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也積極采用多手段對入市銷售的產品進行把關。
具體來看,早前我國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GB31650-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大殘留限量》與9項獸藥殘留檢測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已于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GB31650-2019中對267種(類)獸藥在畜禽產品、水產品等的2191項殘留限量及使用要求進行規定,覆蓋范圍更廣、限量標準更加全面。另外,9項獸藥殘留檢測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則涉及到氣相色譜-質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這就為筑牢獸藥殘留檢測防線帶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為了以更加精準、高效的獸藥殘留檢測方法為食安把關,近年來我國科研團隊也在不斷創新,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團隊在食品中風險物質非靶向篩查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據悉,該研究主要是基于超高性能液相色譜高分辨率質譜的碎片特性,構建復雜食品基質中獸藥及其代謝物的非靶向篩查策略,實現對食品中風險物的檢測。
近期,該團隊構建了包含3710種獸藥及其相應代謝物的質譜數據庫,并進行調查、總結,還開發出針對復雜食品基質中已知/未知獸藥及其代謝物的非靶向篩查方法。據介紹,目前這一方法已經在33個蛋類樣本中進行示范性應用,定義了4種獸藥和3種藥物代謝物,這也意味著該方法在動物源性食品獸藥檢測中具有應用潛力。
現如今,獸藥殘留在食品檢驗檢測過程中成為較為突出的難點問題,并成為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威脅的主要來源,對此相關部門應當依托已有的檢測方法強化食品中的獸藥檢測。同時,應對新時期下的新變化,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科技創新能力也將為保障食安帶來有力的技術支撐。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