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國傳統日常飲品。長期以來,我國茶葉生產加工以手工為主導,標準化程度低,限制了中國茶的規模化發展。想要做有標準、質量穩定且能持續規模供應的中國茶,須走工業化的道路。
筆者認識一位茶商,從事茶葉批發經銷十余年。和她的交流中得知,從茶農那收購的手工茶葉,品質不穩定,也不統一。如果有客戶需要大量采購,容易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未來,他的目標是投資建茶廠,大部分程序用機器去替代,做工業化的茶產品。有這種想法的不僅是茶商,還有消費者。筆者有位做生意的朋友,平時會用茶葉招待來訪客戶。他在網上購買太平猴魁,收到的是機制布尖猴魁。他并不懂太平猴魁手工和機制的區別,第一印象更喜歡布尖,平整美觀。筆者和他講解了區別后,他仍喜歡機制布尖猴魁,理由是機械化生產更干凈。筆者很驚訝,不禁想:這難道是真實的終端消費者心理嗎?這位朋友不代表全部茶葉消費群體的想法,但肯定代表了一部分。這一部分人消費觀念的轉變,興許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近年來,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食品工業的智能化也突飛猛進。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不僅能滿足產量需求,對于食品行業來說,安全風險也比人為操作要低,品質穩定性更勝一籌。茶作為一種傳統的農產品,一直以手工為主。全國各地茶葉的品種及工藝也不同,可謂百花齊放,各個茶葉產區,除了稍具規模的茶廠外,也不乏眾多茶農的手工生產,各具特色。較高程度的自動化生產對整個茶產業來說,短期內很難實現。不過,從茶產業規模化發展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品質穩定性等關注度提高來看,中國茶走工業化道路是大勢所趨。
目前,已有不少茶企布局工業化之路。其中,小罐茶正以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產業鏈科學做茶路徑,創新推動中國茶行業現代化進程,對中國茶業來講也有示范意義。據介紹,小罐茶在上市之前,須經過3道農殘檢測,還要經過鮮葉挑選、機器分級、機器除雜、人工反復挑揀等6道挑茶工序,確保茶葉潔凈度達標。在制茶環節,小罐茶依托六大初制工廠和黃山超級工廠,實現初精制一體化智能生產。將大師的制茶經驗,比如殺青溫度、時間、揉捻壓力、發酵條件、焙火等設置為可量化的工藝參數,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此外,在自動
灌裝生產線上誕生的每一罐茶,通過自動充氮技術保證殘氧率低于2%。
近日,小罐茶十周年,創始人杜國楹進行了一場直播,向觀眾介紹了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據介紹,小罐茶投資了15億元建成黃山超級工廠,2017年開工建設,未來年產值將達100億元。以243臺自動化設備、46臺智能機器人的科技賦能,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實現了90%自動化生產。
時代在發展,現代技術將傳統工藝上“傳承”,用數字去記住經驗,讓符號去表達品質,讓自動化去解放勞動力。筆者相信,未來,數字化、智能化能夠為中國茶帶來更多可能。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