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鹽縣發揮平原水鄉和產糧大縣優勢,聚力做好稻蝦“土特產”文章打造平原水鄉縣“一縣一鏈”示范樣板,在全省率先組建稻蝦產業協會,率先設立小龍蝦交易市場,率先舉辦稻蝦文化節,創成首批省級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示范縣,累計發展稻蝦4.58萬畝,列嘉興市首位,2022年稻蝦全產業鏈產值達4.02億元。近期,人民日報客戶端直播報道海鹽小龍蝦搶先上市。
一、強一產,精細種養筑牢產業基礎
一是以標準引領生產。推行標準化種養,編印《海鹽縣稻田小龍蝦綜合種養模式圖》,牽頭制定嘉興市地方標準《平原水鄉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第三部分:稻蝦》,同時組建稻蝦產業專家團隊,邀請高校專家、土專家擔任種養顧問,舉辦節點性技術培訓班等,實現優質稻、品質蝦的種養匹配,累計建成稻蝦百畝示范基地104個,其中300畝以上省級示范基地14個。
二是以雙強提質增效。在全市首推“稻蝦輪作+繁養分離”模式,指導縣內小龍蝦繁育基地試驗30%外地蝦+70%本地蝦的比例雜交育苗,解決蝦苗連續自繁自育導致的品質退化、育種率低問題,出苗率提高150%。同時構建稻蝦田低壓灌溉體系,改善小龍蝦生長環境,累計建成低壓灌溉稻蝦田2.8萬畝,小龍蝦畝均增產20斤以上,該做法被農民日報報道。
三是以綠色護航發展。強化稻蝦種養高效生態農業職責定位,落實簽訂規范稻蝦種養行為承諾,嚴禁養殖使用違禁藥物,推進稻蝦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同時構筑稻蝦田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推廣蜜源植物種植、田埂留草、誘蟲燈等非化學防控手段,全縣稻蝦田水稻生育期農藥使用次數平均降至0.24次,農藥減量88%。
二、優二產,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
一是聚力產業鏈補強。聚焦稻蝦延鏈補鏈強鏈,政策扶持主體培優育強,對符合要求的稻蝦產業化項目,給予項目主體審價投資額35%的補助,限額350萬元。同時積極推進產業鏈招商,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主攻方向,先后引進世界500強北大荒農墾集團簽約中央廚房項目、勿忘農種業公司等,拓展稻蝦產加銷能力。
二是拓展生態米生產。以生態米定位開發“海鹽稻蝦米”,立項支持浙江海元米業實施優質稻米加工項目,建成大米年加工能力超10萬噸的現代生產流水線,年產值達到7000萬元。目前,該縣已建成以浙江海元米業為龍頭,海鹽華星農場等3個稻米加工中心為輔助的稻蝦生態米加工體系,2022年縣內稻蝦米加工量突破1.9萬噸,發展“企業+農戶”模式稻蝦米訂單1萬畝。
三是破題小龍蝦加工。以“一道菜”成就產業“一條龍”發展為目標,緊抓龍蝦調味預制菜風口,依托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浙江萬好食品有限公司,達成“協會+企業”產銷合作意向,建設年產150萬份的稻田小龍蝦預制菜深加工項目,推動完善稻蝦產業加工鏈,實現全市小龍蝦加工率先破題,預計年消納稻田小龍蝦1200噸,實現產值4500萬元,帶動農戶收入2400萬元。
三、活三產,精心布局激發產業活力
一是拓展流通餐飲。堅持縣內縣外“雙循環”,縣外積極與長三角地區美食城、批發市場等合作,拓展大城市銷售市場??h內建設浙北小龍蝦專業交易市場,推動搭建直銷門店,打造海鹽海港市場龍蝦餐飲美食品購街,建成海鹽稻蝦旗艦店,實現中端流通與終端消費兩大市場升級。今年以來,該縣已累計銷售稻田小龍蝦超200噸。
二是塑造品牌文化。全省率先打造稻蝦文化,連續五年舉辦稻田龍蝦文化節,第三屆稻蝦文化節受到中央17套等主流媒體報道。全省率先發布稻蝦區域公共品牌,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和品牌質量保護負面清單制度,舉辦海鹽好稻米品鑒會,華星農場、海元米業生產的“鹽邑龍蝦米”分獲“浙江好稻米”“禾城好米”金獎。
三是推進農旅融合。充分挖掘稻蝦產業旅游功能,提升稻蝦種養核心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融合美麗鄉村建設,挖掘小龍蝦趣味活動,開發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體驗農業等業態,建成稻田小龍蝦垂釣園等30余處,創成農家樂休閑旅游特色村(點)8個。2022年,全縣稻蝦農旅融合業態累計吸引游客超16萬人次,帶動鄉村旅游收入達1300余萬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