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顧雨霏 高嬌娣
就“搞創新”這件事來說,飲料產業是“先行者”,也是“優等生”,交出的創新答卷既能讓外行人看見“熱鬧”——酒味汽水、茶味咖啡等新產品層出不窮,超大瓶身、IP聯名等新包裝花樣繁多,也能讓內行人看見“門道”——5G工廠、零碳工廠紛紛投產,生產效率不斷提升。這樣“有里兒又有面兒”的創新為這一傳統產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在日前舉辦的2024中國飲料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飲料產業擁有了一個“終極目標”——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成為永遠的朝陽產業。
更健康
喝起來既要沒負擔還要有營養
飲料是最貼近終端消費者的快消品之一,該產業的一舉一動都與大眾消費市場的風向有關。40年前,我國飲料品種還十分單一,汽水就是飲料的代名詞。經過40余年的發展,飲料品種已經發展到包括包裝飲用水、果蔬汁類及其飲料、碳酸飲料、蛋白飲料、茶類飲料、咖啡類飲料、植物飲料、風味飲料、特殊用途飲料、固體飲料和其他類飲料在內的11大類65小類,品類之豐富幾乎到了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的程度。如今,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公眾對膳食營養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對飲料產品的更新換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飲料不僅要解渴、好喝,還要喝起來沒有負擔,最好是能喝得營養又健康。
這一需求自然投射到了飲料市場。“一項調研結果顯示,2017年到2023年的6年里,產量占規上企業總產量46.4%的18家飲料企業的75種產品平均糖含量從6.3克/100克降到了4.8克/100克,降幅達24%;新研發產品269種,平均含糖量為3.65克/100克,其中低糖和無糖產品占65%。”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減油、減鹽、減糖是整個食品產業共同的任務。對飲料產業來說,把糖減下來十分重要,但也很不容易。值得驕傲的是,飲料產業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績。談及“減糖大業”的下一步工作,陳君石提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飲料產業要理直氣壯地使用甜味劑,避免受到不實輿論的影響。“盡管市場上可能更傾向于天然甜味劑,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量,天然甜味劑并不必然優于合成甜味劑。無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只要是國家批準的甜味劑品種,就是安全的。而真正需要在意的是,當前市場上并沒有口味能夠完全媲美蔗糖的甜味劑,相關企業要在這方面加大研發力度。”
除了低糖、無糖飲料外,近年來,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我國飲料市場上還出現了其他熱點,例如,具備低熱量、富含電解質等健康屬性的椰子水,更好保留新鮮水果原汁原味的NFC果汁,外星人電解質水、東鵬特飲等特殊用途飲料,以及當下備受關注的添加了食藥物質或其他營養素的飲料。
總體來看,飲料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元化、健康化、功能化的發展趨勢。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含糖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飲料企業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無糖和低糖產品,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得到了越來越充分的滿足。同時,以茶類飲料、蛋白飲料、特殊用途飲料為代表的營養性、功能性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在飲料總產量中的占比日益上升。
“產業想更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就要順應這一發展趨勢。而這不僅需要政府的引領和支持,也需要相關企業發力科技創新,并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陳君石如是說。
“食品界的使命,是讓美味的食品更健康,讓健康的食品更美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提出,可通過多種形式,在保證產品安全、風味的前提下,賦予飲料更多健康屬性,加大對特殊用途飲料的科普力度,鼓勵企業充分利用食藥物質研發針對運動、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特定人群的飲料產品。
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看來,對于提升居民營養健康水平,飲料或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我國各地區居民的營養攝入情況也不盡相同,不少人缺乏必要的營養物質。例如,沿海地區居民的水產品攝入較多,而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居民畜禽肉類攝入較多,水產品、水果的攝入相對較少。飲料企業可以通過將特定的營養素添加到飲料產品中幫助改善這一局面。”丁鋼強說。
更高效
讓生產簡單可控有效率
車間內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員工工作情況、能源使用情況、實際生產量及完成率等,各類核心數據“一目了然”;經銷商訂單自動同步,被納入生產計劃,系統將協調運力進行運輸,運輸過程進度可視;“一箱五碼”實現了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對渠道終端數據化管理……這是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推進數智化升級多年后,如今的樣子。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數智化本部總監李鵬介紹,近年來,公司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探索打造5G+智慧工廠,有效實現了營收增長、庫存下降、運費降低、人效提升。
“近年來,規模以上飲料企業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張金澤說。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調研顯示,如今,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娃哈哈、農夫山泉、嶗山礦泉水等一批飲料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及成果,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評選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等。
實現數字化轉型意味著企業能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推動企業之間的數據鏈接和產業鏈協同,迎接新發展。但對于企業尤其是飲料企業這類傳統制造企業來說,推進數字化轉型并不是件簡單的事。
“數字化轉型并不是把‘現有的紙質系統搬到線上’,而是企業對流程的再造,是企業放眼未來,對各環節進行優化,讓流程更簡化、更受控、更高效。數字化系統的建設不容易,像‘十月懷胎’;讓數字化系統創造價值更不容易,像是把嬰兒培養成才。”達能(中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工業技術總監靳國興提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分為3個階段,前期準備、思維轉變,項目實施、變更管理,全員踐行、持續改進。企業要正確認識數字化轉型,并制定科學的計劃,讓數字化系統融入每一位員工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相關部門及科研院所也在積極行動,以幫助企業尋找通關的最優路徑,相較于電子、汽車及工程機械等產業,飲料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尚處于初級階段。燕山大學數字化設計制造團隊成員蔣展鵬表示,一些企業雖開展了數字化轉型實踐,但苦于缺乏參考,轉型進度相對滯后。為解決這一問題,燕山大學數字化設計制造團隊針對飲料產業數字化轉型現狀,結合其“短流程生產”的特點,在總結飲料企業數字化轉型共性問題的基礎上,借鑒其他產業數字化轉型經驗,開展了生產管理數字化架構有關研究,以助力飲料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是飲料生產管理的一次革命。未來,我們希望通過AI賦能數字化工廠、虛擬工廠建設,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能源使用,借助柔性制造系統,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飲品的需求。”
“開展數字化工廠建設,是發展新興產業、提升我國先進制造能力的重要舉措,是破解我國制造業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更是搶占未來高技術領域陣地、迎接新一輪工業革命挑戰的必然選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鵬透露:“為助力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國家標準《食品生產數字化工廠通用技術要求》正在加快制定,目前已經形成了標準草案,日后會發布征求意見稿。該標準將通過運用國際先進的功能安全技術知識,結合智能制造行業數字化車間的自身特點,為食品生產數字化工廠的新建和改擴建提供指導。”
更綠色
積極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
脈動的大藍瓶上頂著一個有點可愛的瓶蓋,瓶蓋上的品牌名和下面的弧線形成了一個“笑臉”,弧線上刻著一行字——“來自碳中和工廠”。這是脈動近年來推進碳中和工廠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飲料產業綠色化發展的有力證明。
近年來,飲料產業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環發展體系,促進全面綠色轉型,相關企業從產品降塑、節能降耗等多方面踐行綠色制造。例如,脈動推出100%全瓶可回收包裝設計,所有生產工廠實現碳中和,生產環節單位產品碳排放相較2004年減少94%,綠色能源占比達69%,廢棄物利用率達99.4%;利樂推出的
紙包裝材料中,70%以上來自可再生資源,其設備、生產線、技術服務及自動化解決方案可幫助客戶減少制造運營中能源和水的浪費;浙江青風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加強對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有效解決了傳統冷卻設備“保安全,犧牲能源”的弊端,為飲料企業新改擴節能項目提供了工藝安全與節能“雙保障”……
“飲料屬于消費品,投資者、監管部門、消費者等相關各方都會對企業的綠色發展保持關注,相關結果會反映在股價市值、政策導向、消費偏好與輿論引導上,進而影響企業的公眾形象。當前,相關企業已形成一項基本共識——經營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應積極尋找業務增長和減少資源消耗的平衡點,逐步找到人和生態環境共生共贏、和諧相處的方式。”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飲料屬于碳排放量相對較小的產業,但仍面臨一定的綠色轉型壓力。”上述負責人解釋,一方面,水是飲料的主要原料和生產要素,水資源管理是產業需要不斷加強的工作;另一方面,飲料生產涉及農業、制造業、運輸業、化工等高碳排放行業,低碳減排壓力必然將沿著價值鏈傳導至飲料生產企業,從而對其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他建議飲料企業要提升對綠色化轉型的重視程度,加快轉變思想觀念,科學制定相關業務板塊的目標和行動計劃;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研發應用節能高效、清潔能源、循環利用新技術;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強化節能降成本、減碳創收益,創新綠色低碳投融資合作模式;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夯實能源及碳排放數據基礎,完善低碳節能崗位和隊伍,健全配套激勵機制。
“飲料產業要積極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天津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路福平提出,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在保障產品安全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降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成為產業面臨的重要課題。他建議飲料產業聚焦健康中國、綠色中國,積極推行包裝綠色轉型,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上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推行節材與節能技術改造,還要在節能減排、綠色物流等方面開展深入且持續的探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向綠色低碳轉型,減輕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食品報》(2024年12月06日01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