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農業農村委,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上海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我委制定了《2024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4年3月8日
2024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重大。我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等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海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嚴”“優”并重,以問題突出農產品為重點狠抓藥殘整治,以農產品“三品一標”為抓手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
一、狠抓農獸藥殘留突出問題治理
(一)深化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堅持一盯到底務求實效,實行專班管理,強化包區包片、每月抽檢、定期通報、分級約談等舉措,鞏固豇豆農殘治理成效。落實“新”豇豆種植要求,對繼續采取傳統方式種植的,實施專人包地管理,落實上市前必速測要求,確保不合格不采收。因地制宜指導農戶全面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提高豇豆種植組織化水平。完善豇豆收購主體名錄,指導做好上市速測把關和收取、保存、再次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應用豇豆種植監管信息數據庫,持續做好豇豆種植主體名錄更新、抽樣檢測、執法辦案信息報送等工作,提高監管信息化水平。
(二)啟動地產水產養殖重點品種藥物殘留攻堅治理。借鑒豇豆治理成功經驗,對鳊魚、大口黑鱸、鯽魚、烏鱧、黃鱔、牛蛙等藥物殘留問題開展精準整治,健全建檔立卡、每月抽檢、包區包片、定期通報、分級約談等機制,落實加密巡查、上市前每批速測、同步檢測禁用藥物和常規藥物、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綜合措施,指導水產品收購商收取承諾達標合格證和檢測報告,形成“管”的聲勢。強化對水產養殖場垂釣行為的管理,督促做好水產品和相關物料的進出場記錄。
(三)鞏固“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成效。持續嚴打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嚴控常規藥物殘留超標。根據藥物使用情況對所有重點品種開展針對性速測,全覆蓋開展監督抽查,及時公布問題產品信息。落實藥物銷售臺賬記錄限用藥物施用范圍要求,跟蹤核查銷出的限用藥物實際用途,嚴查違規使用行為。針對本地問題隱患較多的特色小宗品種,建立重點監管食用農產品清單,提高精準治理水平。全面總結三年行動成效、經驗,形成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構建重點品種質量安全保障長效機制。
(四)抓好農資打假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作。會同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聯合部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針對農資“忽悠團”,推動監管執法力量下沉,落實農資展銷活動備案、農資打假網格化管理等要求。強化互聯網平臺農資監管,與市場監管、通信管理、公安等部門加強協作,組織對網絡銷售限用農藥、禁用藥物、跨區域售種等進行線索排查,形成治理合力。持續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增強農民群眾防范意識。
二、加快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發展
(五)嚴格優質農產品認證管理。按照“嚴把入口關、注重過程關、公開出口關”要求,持續推進綠色食品認證,到2024年底,實現全市認證率達32.5%的目標。優化審查機制,對新申報、續展主體鼓勵實行跨區交叉現場檢查,提升續展質量,確保全市年度產品續展率不低于70%。從嚴證后監管,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綠色食品企業監管,強化監測結果應用,定期發布風險預警提示,嚴格落實企業年檢、產品抽檢、標志市場監察等制度,跨鎮交叉監管覆蓋率達50%,對不合格企業和產品“零容忍”。做好農產品“三品一標”生產基地信息采集和更新復核工作,實施動態目錄制管理,推選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六)扎實推進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堅持“穩量提質”原則,重點培育一支懂標準、懂業務的鎮級管理人員,落實《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建設管理規范》,到2024年底,實現全市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覆蓋率達50%的目標。制定基地長效管理實施方案,利用標準宣貫、主體自查、區級檢查、市級專項交叉檢查、第三方核查等形式強化監管,對不符合要求的生產單元及時退出。持續完善神農口袋數據中臺動態管理和展示統計功能開發,及時做好綠色生產基地上圖信息更新維護。
(七)提升農產品“三品一標”影響力。以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名特優新農產品為重點,推進綠色優質農產品獎補工作,建立優質農產品品牌目錄。指導支持清美、松林、盒馬等門店設立優質農產品專柜45家,培養一批以駐村書記、鄉村網紅、主體代表為核心的優質農產品推廣專員。結合綠色食品宣傳月、綠博會等各類展會,以視頻、標語等形式開展“我為優質農產品代言”系列消費促進宣傳活動。
三、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水平
(八)全面加強監測統籌協同。立足全市地產農產品監測“一盤棋”,完善風險監測、監督抽查細則,各級監測工作堅持統一規范、上下聯動、各有側重,實現監測主體、品種、參數全面覆蓋,數據結果共享。全市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產品定量檢測達1.8批次/千人,監督抽查比例不少于20%。加強對食用農產品防腐保鮮類物質使用摸排,研究制定推薦使用清單及使用規范。探索通過膠體金速測與上機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風險排查,及時發現問題隱患,提高主動發現風險能力。強化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管理,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實施CMA/CATL雙隨機監督抽查。
(九)提升監測工作信息化水平。做好“滬農安”系統運維,全面強化信息技術應用,實現監測工作全程數字化管理,實現對投入品使用信息、定量監測結果、風險分級管理等數據的綜合分析。結合風險篩查評估結果,科學確定監測重點,提高監測工作的精準性和靶向性。
(十)突出問題導向深化風險評估。強化前端預警,加強對未知風險的危害識別,堅持小切口科學設置風險評估項目,對本市輕食類預制菜產品、無土栽培茄果類蔬菜、菜地中地膜、水產養殖中地西泮殘留等質量安全風險進行摸底排查和評估,強化風險評估成果運用,及時開展風險提示、提出標準制修訂建議。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組織風險會商與預警,為科學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十一)強化應急處置和輿情監測。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監測,掌握輿情動態,研判熱點,進一步提高輿情應對的及時性、有效性和主動權。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要求,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強化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應急值守工作機制。
四、著力提高標準質量和深度
(十二)健全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對標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缺標補標、低標提標、有標貫標”原則,全面梳理構建上海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形成擬修訂、制定和廢止清單,有針對性地形成一批營養品質、數字農業、設施農業等領域標準。建立標準預研制項目實施后評估機制,推動標準提質擴面。組織開展標準研制及編寫能力提升培訓。推進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鄉村建設(治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十三)加強農產品品質評價研究。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需求為目標,聚焦青菜、葡萄、豬肉等地產優質農產品,開展特征性品質指標挖掘,建立涵蓋外觀、質構、營養、風味等維度的品質評價體系,形成一批全產業鏈品質標準,促進爆款農產品生產與品牌打造。突出消費者對“鮮”的需求,以可銷售周期為軸線挖掘鮮度評價因子,制定鮮度標準并結合承諾達標合格證實現“鮮度碼”不同場景應用,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
(十四)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部署,以產品為主線、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推動全產業鏈標準技術規范的集成和實施應用。組織第一批馬陸葡萄、金山蟠桃、松林豬肉3個基地完成部級復核,形成典型案例。組織開展青菜、小番茄、雙孢蘑菇、香菇、西瓜等產品全產業鏈生產規范、質量安全管控技術圖及叢書編制。
五、不斷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十五)加快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實施。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管理辦法,全面規范生產經營主體開具使用。聯合長三角地區深入推進“亮證”行動,組織開展承諾達標合格證進社區、進校園、進食堂等活動。加強承諾達標合格證監管,將開具使用情況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全面排查掌握承諾達標合格證實際開具、張貼情況,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對應開不開、虛假開具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工作銜接,落實問題通報協查機制和工作會商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交流會,開展協同監管、聯合執法,以生產端規范開具和市場端收取查驗相向發力推動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落實落地。
(十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辦案。加大監督抽查力度,提高豇豆、地產水果和水產養殖重點品種抽檢比例,同步加強禁限用藥物檢出和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監管。全面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新要求,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查辦力度,對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綠等非法添加物以及水胺硫磷、氧樂果等禁止在蔬菜上使用農藥的一律行刑銜接,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的依法處罰。定期梳理典型案例向社會發布、向生產經營主體宣傳,發揮執法辦案震懾警示作用。
(十七)深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組織遴選第四批國家農安縣創建單位,高標準推進創建,力爭完成全覆蓋創建(閔行、寶山、奉賢)。嚴格已命名農安縣管理,開展創建成效保持復核和專項抽檢,指導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使用機制。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綠色食品宣傳月、質量月等活動,常態化宣傳農安縣優質農產品。持續推進農安縣標識“亮牌”,在生產基地立牌、設LED屏、掛橫幅及在各類展會產品包裝上標識等形式展示稱號,加大網上宣傳展示。
(十八)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加快推進區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穩定體系隊伍。構建分層次、分類別、常態化檢驗檢測業務技術培訓機制,提升基層農產品檢驗檢測水平。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督管理工作規范》,推進基層監管站規范化建設,探索建設一批星級鄉鎮監管站和村級服務站。完善巡查檢查規范,應用“滬農安”平臺強化日常監管,實現小農戶巡查檢查全覆蓋。強化農安科普宣傳,辦好食品安全宣傳周市農業農村委主題日等活動,配合推進農安課程進大學校園。推動“檢測參數下基層”,對區級監管檢測人員、鄉鎮監管員、村級協管員等開展大培訓,掌握當地生產主體用藥、藥殘檢測參數等情況。推進藥物殘留速測提質擴面,加快膠體金等速測新技術應用,開展速測人員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認定工作。
六、持續完善制度機制
(十九)拓展農產品信用監管場景??偨Y生產主體風險分級動態管理經驗,規范風險等級、分級標準、展示方式等。拓展信用監管聯動實施場景,以重點品種治理為切入點,完善生產主體信用檔案,依據信用動態評價結果和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信用等級較低、風險等級較高的主體加大抽檢力度,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效能。
(二十)全面推進農產品追溯工作。以承諾達標合格證為載體推進農產品追溯工作,加快長三角地區“區塊鏈+優質農產品”溯源應用,全面開具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持續加強與國家追溯平臺的對接,實現產地農產品追溯信息歸集共享。充分發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良好追溯監測點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提升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和水平。
(二十一)持續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從嚴從緊開展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將農產品質量安全逐級納入政府考核,層層壓實屬地責任,直到鄉鎮。發揮掛牌督辦、提醒敦促、限期整改、約談等制度機制作用,推動屬地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工作落實,強化重點品種突出問題治理。以農資領域問題發生情況、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和監管執法成效等為重點,務實開展質量考核。建立經常性飛行檢查、暗查暗訪等問題發現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推動整改,并跟蹤到底,有關情況納入考核。
我要評論